新年“鋅”氣象 銅鋁表現內強外弱
上周五新年第一個交易日LME工業金屬走勢繼續分化,其中銅價下滑至四年半低位,銅價在2014年全年累計下跌14%,為三年來最大年度跌幅。盡管智利的礦石等級不斷下降,導致該國出產減少,但依然無法抵擋投資者對今年一季度將延續供應過剩的格局并持續拖累期價的擔憂,此外,中國經濟增長不斷放慢的跡象也難以提振市場對需求復蘇的預期。倫鋁也繼續收跌1.1%并創下1832美元的新低,而鋅鉛則基于其偏強的基本面繼續表現強勢。
歐美數據均略失望但市場反應截然不同
海外市場方面,美國股市周五在稍早上漲后基本收平。2015年最先公布的經濟數據遜于預期壓抑了投資者的買入熱情,美國公布11月建筑支出意外下滑0.3%,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制造業成長幅度降至六個月最低,均顯示經濟狀況平平。不過盡管數據有所疲軟,但經濟增強的前景仍未改變。同時,歐元區制造業活動在12月以低迷不振的狀態結束了2014年,產出、新訂單和就業分項指數俱都增長乏力,這加大了要求歐洲央行采取行動支撐經濟的壓力。
美元2015年前景仍然靚麗
上周五由于歐美公布的制造業數據均令人失望,加上油價下跌,以及上日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稱央行將在必要時在年初采取行動,令歐元大跌,帶動美元指數觸及近九年高位,美國公債價格也上漲。美元強勢對金屬的拖累也毋庸置疑。
中國PMI回升路漫漫
國內方面,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四公布的12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50.1,官方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6個月下滑,降至2013年6月來最低。從12個分項指數中,同上月相比,除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上升外,其余各分項指數均有所回落。制造業企業整體上還處于去庫存階段,部分企業繼續壓低庫存控制生產。外部市場總體需求偏弱使得出口訂單受到一定影響,12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繼續處在臨界點以下。由于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進一步下降,并對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此外,中國房地產業深度調整,仍是導致當前下滑的主要原因。
盡管新年伊始美國數據未能延續強勢開端,但對于美國穩步向好且美元強勢的基調并未改變。中歐的制造業PMI的疲軟也再度催生了市場對于政策預期的呼聲愈演愈烈。從節前內外盤表現來看,滬市銅鋁明顯強于外盤。今年農歷年較晚,進入1月份后實體消費一方面因為天氣因素,另外農歷年的節日性淡季影響,均將令疲弱的現貨市場延續,節前期價的反彈更多地是受到大資金倉位調整的影響維持中期對銅價震蕩偏空判斷不變,短期謹慎減倉反彈風險。滬鋅方面,其下方有較強支撐,短期已現企穩回升態勢,依然有望表現偏強于其它有色品種。而鉛價可能回歸冶煉企業為主導的成本線附近,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但真正反彈難以形成。